查看大图
See English details
作者:刘云海 著
本研究聚焦于汉韩轻动词单宾式的多义性问题,以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,进一步借鉴激进构式语法理论、生成词库理论、概念整合理论以及轻动词假设理论等学术成果,以构建全面且深入的研究框架。传统的组合性原则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,无法完全解释“整体大于部分之和”的语言现象,因此需要寻找更有说服力的方法。本研究从构式语法理论的研究方法出发,认为与组合性原则相比,概念整合对习语、熟语、俗语等构式的解释更具说服力。
刘云海
北京语言大学博士,北京语言大学韩国语专业一线教师。始终立足中华文化立场,聚焦中国现代文学在韩国的译介与传播研究,注重探究文学翻译的国别特色,从文学、历史、文化及思想等多维视角展开深入探索。其研究领域涵盖区域国别学视域下的韩国学、传统亚非语言文学及汉学研究等方向。他曾获2024 年中国翻译协会跨文化交流研究委员会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、北京语言大学第十三届科研报告会优秀论文二等奖,并在《汉学研究》《中国文化研究》等CSSCI 来源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。
首部系统探讨汉韩轻动词构式的学术专著,以构式语法理论为框架,融合生成词库论与概念整合理论,对汉语“打+NP”与韩语“NP+치다”构式展开了对比研究。通过语义功能、宾语搭配、论元结构及构式整合的精细分析,揭示了两种语言轻动词构式的共性与差异,为跨语言研究提供了新范式。